基于 CRIME 五因素论的东方金钰财务造假问题研究开题报告

 2022-08-01 20:35:23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发展,许多企业为了改善财务、提升知名度、优化治理结构等种种原因,走上上市之路。上市之后企业必须公布一定的财务状况并受社会公众监督,然而上市公司财务造假问题却屡禁不止。财务造假不仅影响股价、损害公司本身信誉、投资者利益,还扰乱金融市场秩序、败坏社会风气。 虽然证监会做出了一些处罚措施,但是面对巨大利益诱惑,仍然有公司铤而走险、以身试法。本文旨在以具体的财务造假案例,研究财务造假的动因、手段,并从企业、政府、投资者等多个角度,提出一些针对性的防范造假措施,推动市场向着健康、有序、良好的方向发展。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研究内容:我国证券市场监管机构出台一系列措施打击市场违规行为,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会计准则存在空隙、惩罚力度小、制度改进跟不上市场变化等等。本文研究财务造假的动因理论,包括冰山理论、三角理论、GONE理论、风险因子理论等等,财务造假手段包括收入费用、成本利润、关联方交易以及IPO造假等,通过具体案例,分析造假的动因、手段,结合相关模型和数理统计的方法,提出防范财务造假的方法。

拟解决的问题:

(一)根本问题:上市公司财务造假问题的防范措施;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 财务造假动因研究:

    对于财务造假动因的研究,国内外学者的认识经历了由浅入深、由定性到定量的过程,黄世忠(2002)会计造假的主要动因是过高的业绩需求、逃避税负以及相关对上市公司的规定,企业无法达到需求就有采取财务造假的可能;蒋琳玲(2006)认为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主要动因是恶意融资,鄢波(2009)认为财务造假的问题在于自我约束和他人监管,曾凡武(2013)认为内部控制环境差、外部巨大利益诱惑是财务造假的两大推手,蔡臻臻(2013)根据舞弊三因素理论从动机或压力、机会、态度或借口三方面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动因,认为其主要是存在利益、虚荣心驱动和业绩压力,内部治理结构失衡和外部治理机制失效,以及造假者自身道德诚信问题、自我合理化的借口等问题,刘圆圆(2020)从主客观两方面阐述造假动因。

    国外对此研究较早且深入,Madan and Unal(2000)认为除了外部影响因素外,外部环境因素变动、公司内部的价值变动等都会影响债券违约的风险。Niamh M. Brennan 、 Mary McGrath(2007)和说明财务舞弊主要是为了迎合外部检查的需要,并且大多数财务舞弊行为发生在管理层。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通过阅读文献、书籍、跟踪实时报道等途径了解东方金钰财务造假事件的始末,再深入分析造假动因、造假后果;收集相关数据,同时运用奔德福定律去检验舞弊结果。同时,再针对该事件,提出防范措施,包括内部控制外部监管等角度,以减少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违法行为。最后,基于上述研究,探索防范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途径。

    注:附件中含流程图(具体研究思路)。

    5. 参考文献

    1. 黄世忠.安达信对世界通信公司审计失败原因剖析[J].中国注册会计师,2003(06):45-47.

    2. 蒋琳玲.论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主要动因及治理[J].经济师,2006(05):84-85 91.

    3. 鄢波,杜军,杜勇.新资产减值准备对ST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J].会计师,2009(11):106-109.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