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也占大多数,据2005年全国人口抽样调查数据推算,截至2006年底中国的农村人口将达到7.37亿,占总人口的56%。一直以来,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都是党工作建设的重点,是关系中国改革开放和全社会经济稳定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经济得到了飞速发展,但是,关于农村信用体系的建设方面仍然存在较多问题亟待解决,法律保障不足、信用服务体系不完善、信息采集困难以及农民的信用意识薄弱等问题都严重阻碍了农村信用体系的发展。农村信用体系是全社会信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探索和建立完善的农村信用体系对解决农民、农村地区贷款难融资贵的问题、推动整个农村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经济金融环境以实现全社会信用的提高和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深入研究当前我国农村地区信用体系建设中存在的各种不足与问题至关重要,本文从实际出发,系统分析长期以来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中的问题并针对这些不足提出一些建议及可能的解决措施。 |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1) 1.研究内容 本文通过对中国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以江苏省仪征市为例,探究影响农村经济发展的因素,进而得出合理有效的解决方法以改变其发展不足的现状,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2.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农村自身局限性;实施方法缺乏实效;信用工具匮乏等 3.写作提纲 一、引言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的含义、发展历程及相关政策 (二)国内外学者对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的研究 三、以江苏省仪征市为例,介绍其农村信用体系的现状及相关经验 (一)江苏省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总体现状 (二)仪征市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基本情况 (三)仪征市的探索与经验 四、我国农村信用体系存在的问题 (一)农村自身局限性 (二)方法缺乏实效 (三)信用工具匮乏 五、解决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中问题的建议 (一)改善农村金融体系环境 (二)创新方法 (三)善用金融工具 六、小结 |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外研究动态综述
国外对于信用的研究可以追溯到起源于18世纪的信用媒介理论,该理论看到了信用在生产和分配中的作用,把信用看做转移和再分配资产的工具,但否定了信用创造资本的作用;随后以约翰劳为代表人物的许多欧洲学者提出了信用创造理论(19世纪),他们把信用等同于货币并认为信用具有无限创造财富的能力,这种观点现在看来是存在认识偏差的;到了20世纪二三十年代,信用调节理论认为信用在调节资本主义国家经济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该理论认为由此信用可以消除经济危机的观点是不正确的;斯蒂格利茨和韦斯(1981)发表《不完全信息市场中的信贷配给》,以不对称信息理论为基础分析信贷配给,他们认为市场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会出现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1)撰写方案 ①阐述研究的理由和意义 ②阅读相关国内外文献,撰写文献综述 ③基于前人的分析论述相关的理论 ④阅读相关资料,找出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的主要影响因素,并提出解决方案。 (2)研究计划进度 ①2022年11月,提交论文选题。 ②2022年11月29日前,进行基础材料的收集,完成开题报告。 ③2022年3月13日前,完成论文初稿和中期检查工作。 ④2022年5月10日前,完成论文修改、重复率检查、定稿、外文文献翻译工作。 ⑤2022年6月5日前,完成答辩环节工作,成绩发布,二次答辩。 |
5. 参考文献
[1]南京市农村金融学会课题组.新形势下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的举措[J].现代金融,2019(11):45-47.
[2]赵泽方.加强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策略建议[J].时代金融,2019(29):43-44.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