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我国银行业在九十年代以来得到了飞速发展,但是国内金融市场逐步放开,外资银行的准入使得国内银行业竞争越发激烈。近年来,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逐步推进,在政府宏观经济政策、国内外金融环境、同业和其他竞争者因素不断发展变化的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以利差收入为主的传统盈利模式受到了巨大冲击,商业银行越来越认识到优化盈利结构的重要性。商业银行急需发展新型中间业务来减小利率市场化改革对自身盈利能力的冲击,以实现盈利模式的成功过度转型。对利率市场化下我国商业银行的盈利模式进行研究,主要有以下几点意义:第一,盈利模式转型是利率市场化改革大背景下商业银行保持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第二,股东权益最大化是现代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追求目标,而研究如何提升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就一定要从我国上市商业银行目前的盈利结构入手;第三,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创新和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商业银行作为传统融资中介的地位受到了巨大冲击,如何通过体制创新、产品创新来转变商业银行的盈利模式,继续保持盈利的高增长,是我们迫切需要深入探讨的问题。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论文将深入分析我国商业银行目前主要依赖利差收入这一传统单一盈利模式的现状及其存在的严重弊端,结合利率市场化下金融市场的重大变革,从经济政策、国内外金融环境、商业银行盈利模式转变的国际比较研究等多方面,系统探讨我国商业银行对传统盈利模式的变革过程,并针对研究结果提出具体的政策意见和未来展望。论文提纲如下:
第一章为绪论,主要介绍论文的研究背景、选题意义、研究方法、主要内容和创新点;
第二章为文献综述,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研究,了解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盈利模式及问题所在;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外研究现状:Mckinnon(1973)和Show(1973)在书中提出了#8220;金融抑制#8221;理论。他们发现,施行利率管制越严格的发展中国家,其金融抑制现象越显著。在利率管制下,发展中国家或者通货膨胀率高,或者名义利率被人为压低,或者二者皆有而使实际利率为负,这种状况被称为#8220;金融抑制#8221;。Mckinnon和Show主张,政府彻底取缔对名义利率的干预政策,并且积极实施货币政策,调节货币发行量来控制通货膨胀,使实际利率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在均衡水平上下自由浮动,从而提高社会储蓄能力和投资效率,拉动经济增长。
TarhanFeyzioglu和NathanPorter(2010)通过对中国利率市场化问题进行研究指出,目前中国利率市场化最关键的是存款利率上限的放开。文章通过对国外商业银行的案例分析和模型分析得出,存款利率市场化将导致利率的上升,只有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才能增强对金融服务不足部门的支持;同时,在这个过程中,风险控制能力强、管理绩效高的银行将获得较大利益。
2、国内研究现状:何羽(2004)的基于国内外经济发展形势,通过发达国家的商业银行转型经验,并结合我国银行业自身的特点,认为我国商业银行应该大力发展中间业务,构建全功能性银行,这样才能更好的在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大环境下抓住机遇、迎接挑战。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论文的研究计划和时间安排如下:
开题阶段:2022.12.01-2022.12.31,完成开题报告的撰写、提交、修改;
初稿阶段:2022.01.19-2022.03.19,完成论文初稿的撰写、提交以及中期检查;
5. 参考文献
[1]黄鹂.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其对策[D].河北:河北大学,2013.[2]岳思正.论利率市场化下商业银行如何战略转型[J].岳思正.金融天地,2012.
[3]杜丹丹.我国大型商业银行盈利能力及影响探究[D].吉林:吉林大学,2013.
[4]常东.利率市场化下商业银行的盈利模式转变探索[D]内蒙古:内蒙古大学,2014.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