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逐步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明确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金融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日益突出,金融发展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了经济发展的快慢和稳定。邓小平同志曾经深刻地指出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而金融最主要的功能就是进行资源配置。要有效发挥金融系统资源配置的功能,需充分利用金融的价格,通过价格杠杆,引导市场上的资金、人力等生产要素向有效率的产业和公司集聚,从而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促进经济的发展。如果金融的价格受到控制,无法真实反映市场供求,就不能很好发挥价格调节的作用,资源配置途径就会受到阻碍,经济发展的效率也就大打折扣。
利率市场化绝不仅仅意味着利率管制的放松,其根本目的是要建立一套市场化的体系,其中市场发挥基础性作用,货币当局利用市场化的工具调控货币市场基准利率,继而对其他利率水平或结构施加影响。也就是说,利率市场化要求利率决定方式的市场化和利率管理方式的市场化。因此,有必要结合我国实际,系统研究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推进,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会受到什么影响,面临的风险会有什么变化,如何提高商业银行应对利率市场化的风险管理水平,这将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放开贷款利率、实现利率市场化是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重要环节。放开贷款利率,有着多方面的意义: 1.有利于推进银行进行商业化改革。 因为贷款利率放开以后,商业银行的激励和约束、利益和责任都会增强,既可以推行不同的贷款组合方式,也可以按客户的风险等级实施不同的利率,进而加强资产负债管理,形成较为合理、规范的市场行为和资产结构。 2.有利于提高中央银行的政策操作水平。 中央银行必须随时关注和认真研究金融市场的运作和变化,并通过调节再贷款利率和公开市场业务等方式,借以影响基础货币和市场利率,调节信用规模和货币供应,实现金融宏观调控。只有利率市场化了,中央银行的政策操作效果才能真正地显示出来,其政策操作水平才能受到检验并得到提高。 3.有利于各类金融市场的发育及其功能的发挥。 一旦放开贷款利率,拆借市场和回购市场的限制就只剩下准入资格的限制,其交易规模就会进一步扩大,市场机制就会进一步完善并发挥作用,其他市场利率也会跟着市场化。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当今世界经济呈现多极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我国所面的国际竞争越来越大,放松利率管制,实行利率市场化改革尤为重要。
本文旨在基于利率市场化背景,结合我国外植型金融体系和商业银行在存贷款市场上卖方优势的特点,在详细分析利率市场化对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负债和收入盈利能力产生影响的基础上,系统研究了我国商业银行面临风险状况的变化,包括风险偏好和风险关联性的新变化,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和利率风险的新特点,并提出应对利率市场化的风险管理建议。所有的研究都密切联系利率市场化条件,以利率市场化给我国商业银行带来的变化作为切入点,既充分考虑了我国现实,也结合国外经验对未来进行了研判。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利率管制的弊端虽然在各国的具体表现有所差异,但其严重阻碍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是不争的事实,因此,各国纷纷进行利率市场化改革。有的国家相对比较成功,有的国家有所反复,而有的国家则遭受失败。每个国家都有自身特殊的国情,很难完全套用,但个中反映出来的经验教训,对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有很大的启示。
西方国家对于利率市场化做出了很多探索实践,例如:美国的利率市场化是渐进式推进的,经历了一个比较长的过程,算上前期逐步放松的准备阶段,历时 16 年。另外,当时美国的金融市场比较发达,金融体系也比较完善,其利率市场化伴随着不断的金融创新过程,两者互为因果,相互促进。金融创新倒逼了利率市场化改革,而利率市场化的推进又为金融创新提供了空间,可以说这是美国利率市场化非常显著的特点;日本的利率市场化总体来说遵循了稳步推进的步骤,前后历时 16 年,具体实施中采取先长期资金后短期资金、先大额交易后小额交易、先国债利率后存贷款利率、先银行同业后银行与客户之间的原则,尽量减轻利率市场化对市场的冲击,保持了金融秩序的平稳。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一 撰写方案
1、阐述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试图从理论和实证的角度阐述、分析和比较近年来世界各国实行利率市场化的主要方法及其启示;
5. 参考文献
[1] 骆静静,申倩倩,葛凤翥,利率市场化条件下我国利率风险的现状及对策[J],
经济视角:2011,(6):96-97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