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 ”背景下众包服务质量的影响因素与评价问题分析开题报告

 2022-08-03 11:05:41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2006年6月,杰夫豪首次提出众包的概念,众包是:"一个公司或机构把过去由员工执行的工作任务,以自由自愿的形式外包给非特定的(而且通常是大型的)大众网络的做法。

众包是当前非常流行的一种新的商业模式,企业作为雇主可以利用互联网将工作分配出去、发现创意或解决技术问题。通过互联网控制,这些企业可以充分利用志愿工作者的创意和能力。而志愿工作者具备完成任务的技能,愿意利用业余时间工作,付出劳动后还可以获取小额报酬。对于软件业和服务业,众包提供了一种組织劳动力的全新方式。并且众包服务作为“互联网 ”背景下蓬勃发展的新型模式,其领域可以遍布物流、餐饮等日常服务,从 智力活动到简单的日常服务,都可以通过众包服务实现社会资源的节约,提高效率。

众包提供的工作方式,可以帮助雇主获得大量自由工作者,利用这些工作者的能力和智慧解决实际问题。然而,由于众包平台任务设计的不完善、企业参与度的欠缺以及部分众包工作者工作不负责等因素,众包服务的质量受到影响。而众包服务过程中的任一个环节的体验质量都会影响消费者对于众包平台的评价,决定着众包服务今后在市场上的参与程度。对众包服务的质量因素进行分析并有效评价有助于保证众包服务的结果质量,提高众包服务的质量,提高公众参与度。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研究内容:研究众包服务质量的影响因素,从企业、众包平台、众包工作者三方面分析影响质量的原因。并且在大数据背景下对其评价问题进行研究,考虑评价机制的设计方法,从而促进质量的提升。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是:研究评价机制的设计,考虑评价过程中应涉及的变量及其比重。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Mason等重点研究工作者佣金数量和工作者的工作质量之间的关系,通过实验验证,提高工作者的佣金并不会有效提高工作者的结果质量,佣金刺激不是提高众包质量的有效手段。

Snow等在利用Amason Mturk进行图片标识任务过程中,将非专家标识结果与专家标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证明平均4个非专家标识结果的聚合值就可以与专家结果质量相当。因此,雇佣多个工作者共同完成任务是提高众包质量的有效手段。

Paiement等在文本标识任务中采用标识一致性的策略,将多个工作者的标识结果通过一致性评估选择最可靠的标识。Kittur等指出在对于维基百科中的编辑任务而言,増加工作者的数量并不能有效提高文章的质量,甚至产生一定的副作用,最关键的是选择一种工作者之间的协调机制。

Huang等提出一种在Amason Mturk中自动生成任务的方法通过工作者的表现训练生成质量评估模型,并应用该模型实现任务设计的最优化,该方法可以精确预测任务输出的结果精度。

Eickhoff等深入研究了恶意工作者的行为模式,他们通过实验表明对于相对抽象和需要创造性的任务,恶意工作者不容易出现,通过预先设定的过滤方法可以有效降低恶意工作者的数量。Kittur等人发现众包任务的构造方式对获取高质量的结果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他们认为在任务所需完成时间上,恶意工作者和认真的工作者的时间耗费应该尽量比较接近。采用这种方式构造的任务,可以对那些快速提交、不看任务说明的工作者不具有吸引力,因为这种类型的任务限定了工作者的完成时间,不能够在短期內获取可观的报酬。

张志强等针对众包质量控制问题开展了相关研究工作,提出了阶段式众包质量控制模型,该模型的流程主要是结果评估与工作者替换的迭代操作,其中结果评估是整个流程的关键部分,为此文中提出了组合式的工作者提交结果质量评估方法。文中提出的黄金标准数据应用方法和阶段式动态质量控制策略对工作者组织方式和任务设计方面的研究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 2022-11-27至2022-12-31查阅相关书籍和文献20篇,了解众包服务质量的影响 因素与评价机制的研究状况与进展,完成开题报告的撰写。
  • 2022-1-11至2022-2-20 了解国内外众包服务的发展现状,根据相关企业学习其运营机制,了解其质量评价机制。
  • 2022-2-21至2022-3-19 研究众包服务质量的评价机制的设计,完成论文初稿的撰写,提交中期检查报告和论文初稿。
  • 2022-3-20至2022-4-20 针对评价机制的考量因素进行修改斟酌,研究各因素之间的比重分配问题。
  • 2022-4-21至2022-5-6 反复修改论文并提交修改稿。
  • 2022-5-7至2022-5-10 提交论文定稿版。
  • 2022-5-10至2022-6-10准备毕业答辩。

5. 参考文献

[1] 冯剑红, 李国良, 冯建华. 众包技术研究综述[J]. 计算机学报, 2015,38(9):1714-1726.

[2] 王志宏, 傅长涛, 李阳阳. 众包的行业应用研究述评[J]. 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 19(5):68-76.

[3] 徐晓迪. 电商时代快递众包发展初探——分享经济思维下'互联网 '物流的模式与前景[J].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9).

[4] 黎继子,刘春玲,张念. “互联网+”下众包供应链运作模式分析——以海尔和苏宁为案例[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6,33(21):25-31.

[5] 陈小云. “移动互联网+”共享经济时代零售企业商业模式研究——零售众包购物模式[ J].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6(6):76-81.

[6] 刘汕, 邓琼. 互联网环境下众包创新服务绩效的关键影响因素研究[C].第十五届全国计算机模拟与信息技术学术会议,2015.

[7] Xi Cheng, Qinglong Gou, Jinfeng Yue, Yan Zhang. Equilibrium decisions foran innovation crowdsourcing platform[J].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E ,2019,125:241–260.

[8] GouQ , Deng F , He Y . Selective crowdsourcing with various type task: models andanalysis[J]. Journal of Modelling in Management, 2018.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