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线路的雷击故障是指由雷击线路引起的设备绝缘损坏或绝缘子串闪络或断线事故,雷击故障在整个电力系统故障中占有较高的比例。
因此,了解雷击故障的产生、形式、危害,制定相应的防雷措施,对提高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雷电的形式有直击雷和感应雷,直击雷又分直接击中导线的直击雷和击中避雷线或杆塔后反击到导线上的反击雷,感应雷有由于静电感应产生的感应雷和由于电磁感应产生的感应雷两种,不同的形式需要采取不同的方法加以防范,因此防雷措施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制定。
2. 课题关键问题和重难点
1、雷电的形成条件原因以及不同地区环境下雷电的不同参数;2、雷击故障的基本形式情况和对线路本身的影响以及对相关设备的危害;3、雷击过电压的产生的原因,形成的过程以及雷击过电压产生的形式并对架空输电线路产生的影响;4、不同地区环境下雷电对架空线路及设备的影响参数;5、过电压保护设备的类型,工作原理以及其不同设备的优劣参数对比;6、架空输配电线路的相关防雷保护措施的具体情况以及相关设备的具体参数;7、目前架空输电线路的防雷措施中存在的哪些问题以及隐患并试分析其原因浅谈解决方法;8、架空输电线路的防雷保护措施中的最新技术探索和研究;
3. 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随着电力系统输电电压等级的提高以及架空输电技术的提高,因此电力的安全传输运行显得尤为重要。
尤其在当下的时代背景下,由能源分布不均匀条件下诞生的西电东送与北电南送更加需要对其安全高效输送有深入研究。
然而由于环境与送电运行条件的影响,架空线路因雷击造成的故障日益增多。
4. 研究方案
防雷技术对于架空输电线路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一个项目,对于架设在野外的架空线路来说,好的防雷措施不仅能规避大部分有环境因素对设备造成影响损失,还能够提高输电用电的质量。
因此对防雷技术的研究要根据不同地区的情况,考虑环境地区的影响,因地制宜,设计合理有效的防雷措施。
5. 工作计划
第1周 熟悉课题,查找相关外文文献和资料,并完成相关外文资料翻译;第2周 对照任务书和相关资料,编写文献综述,进一步完成开题报告并上交;第3周 根据现有资料基础,撰写论文大纲;第4周 通过查阅资料,掌握课题的理论基础;第5周 对雷击灾害影响有防雷措施的基本理论等进行初步的归纳总结;第6周 查看不同地区与环境下雷击的危害与影响;第7周 不同的防雷措施设计及原理;第8周 完成相关的防雷设计;第9周归纳整理已知防雷措施的设计结果、实际应用的现状以及未来的设计前景如何;第10周根据要求完成论文的写作并进一步的检查修改论文成品;第11周上交报告并指导教师检查成品,提出意见;学生整改;最后查重并完成论文成品;第12周进行毕业设计答辩;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