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由于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所引发的用电需求量过大,对电网的建设和发展带来了较大的影响。
目前全球电力系统主要采用的方式是以大机组、大电网、高电压为主要特征的集中式单一供电系统。
电网系统超负荷运行已经成为常见现象,对电力系统的供电服务水平带来一定的威胁,在这种发展形势下,电力企业要想获得全面发展就必须有能力应对新的用电需求,加大电网建设的投入力度,尤其是针对配电网的发展空间进行有效利用。
2. 课题关键问题和重难点
关键问题:主动配电网的基本特性;主动配电网的负荷控制及电能质量检测技术;主动配电网的谐波问题;配电网电压稳定性的控制措施;分布式电源概念、分类及特点;分布式电源的接入对主动配电网电压的影响;分布式电源对电力系统的主要影响;配电网无功补偿的意义;分布式电源的并网方式;分布式电源的优化配置;分布式电源的优势及必要性;难点:配电网模型、分布式电源模型、负荷模型的建立;配电网无功补偿优化配置的建模;配电网潮流计算;不同类型分布式发电的潮流计算模型;计算分布式电源的最优接入位置;配电网稳定性的仿真研究;
3. 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电力需求的持续增长、传统能源的短缺以及电力市场的开放正驱动电网朝着高效、灵活、智能和可持续方向发展,以适应未来的技术需求。
可持续性是未来电网的基础特征,其本质表现为分布式电源(DG)尤其是可再生能源的规模化接入与应用。
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储能技术的进步以及电力电子技术的同步发展解决了DG在中压配电网的并网运行问题,但电网侧尤其是配电网仍然存在可再生能源消纳能力不足、一次网架薄弱、自动化水平不高、调度方式落后以及用电互动化水平较低等问题,不利于能源结构的优化调整。
4. 研究方案
主动配电网一般是指由分布式电源、负荷、储能系统和控制装置构成的配电系统。
通过变压器、输电线路、负荷以及DG的建模,研究谐波特性。
建立含DG的配电网络无功补偿优化配置的数学模型,得到最优的无功补偿装置和补偿容量。
5. 工作计划
第1周:翻译相关英文资料,阅读任务书,领会课题含义,按要求查找相关资料;第2周:阅读相关资料,理解有关内容,完成相关开题报告;第3周:阅读有关课题的书籍及文献,学习研究主动配电网、无功优化相关内容;第4周:阅读有关课题的书籍及文献,学习研究配电网电压稳定性相关内容;第5-6周:进行主动配电网建模,分析研究谐波特性;第7-8周:建立含DG的配电网络无功补偿装置的数学模型;第9周:利用Matlab进行配电网电压稳定性仿真及验证;第10-12周:进行毕业设计说明书写作,写业务总结,深刻理解所研究的内容,准备毕业答辩;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