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课题意义:
水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世界11的耕地种植水稻,分布在120多个国家,年生产稻谷约6亿t,稻谷提供了世界人口粮食的1/2左右。同时水稻是我国最主要的粮食作物,且历来是第一大农作物,而且稻米的营养价值高,加工后的副产品用途广,产量高,适应多种生态环境。水稻脆茎突变体在众多突变体性状中易于鉴别,并与目前备受瞩目的水稻高产优质有着密切关系。水稻脆茎突变体的秸秆具有脆性性状,容易粉碎、容易被厌氧菌降解等特点,又使其有望成为一种新型的纤维乙醇的生产原料,具有重要研究价值。
主要参考文献:
2. 研究的基本内容和问题
本课题2007年通过EMS诱变武育粳3号,后代出现茎秆弯曲易折断的脆茎突变体D12W230、D12W231,对其进行饲料营养价值的研究。本实验对武育粳3号野生型和突变体水稻的粗纤维、粗蛋白、无氮浸出物、灰分等指标进行测定,比较突变体与野生型在饲料价值方面的差异,结合不同的氮肥运筹、不同的收获时期等方式,研究栽培措施对突变体与野生型饲料营养价值的变化,确定适宜的栽培方式和收获时期。
研究内容包括如下方面:
1、突变体与野生型粗纤维、粗蛋白、无氮浸出物及灰分含量测定;
3. 研究的方法与方案
研究方法及实验方案:
1、实验材料:武育粳3号、突变体D12W230、D12W231
2、实验地点:南京农业大学实验基地丹阳市延陵镇宝林农场
4. 研究创新点
脆茎突变体水稻脆嫩易碎、营养成分改变和脆性增加等特点,使其有望发展成为一种新型的饲料资源。考虑到水稻脆性秸秆具有易粉碎、纤维素含量减少和容易厌氧降解等特点,会使其在纤维乙醇生产上具有一定优势。前人对脆茎突变体水稻的鉴定,基因功能分析,不同氮肥用量对饲料稻产量和品质影响,不同收获期玉米粗灰分与无氮浸出物的积累与分配,饲喂脆茎全株水稻对生长肥育猪生长性能、养分消化和胴体品质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细致研究,但是结合不同氮肥运筹与不同收获期对脆茎突变体水稻饲料营养价值指标积累的影响研究较少,本文实验研究能够为脆茎突变体水稻饲料营养价值评定、栽培措施调控方面提供部分理论依据。
5. 研究计划与进展
2015年4月-5月,查阅相关文献,明确实验研究背景与意义;
2015年5月-7月,播种、小区布置、移栽、田间管理;
2015年8月-2016年2月,室外实验包括田间取样、分样、植株表型观察,室内试验包括水稻植株器官理化组分测定;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