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意义与概况:植物体表聚集的毛状体统称为茸毛,是植物叶、茎和根表皮层单细胞或多细胞的外生物。
(1)李海英等研究大豆叶片茸毛发现,不同品种叶片上的茸毛密度不同,同一品种的叶片,叶背面茸毛密度大于叶正面。
(2)大豆植株表面的茸毛是影响昆虫取食为害的重要因子,与大豆的抗虫性有密切关系。刘学义和李淑香认为茸毛性状是决定大豆品种抗红蜘蛛的关键性状,茸毛密度小的品种抗虫性强,茸毛短的品种抗虫性较强。邢光南等分析了大豆资源中叶茸毛着生状态的变异及其对大豆抗豆卷叶螟的影响,认为匍匐型、半匍匐型叶面茸毛和紧贴型、倾斜型叶柄茸毛是抗虫性状,而斜立型叶面茸毛和直立型叶柄茸毛是感虫性状。Turnipseed发现不论茸毛密度,茸毛长而直立的大豆品种比茸毛短而紧贴的品种对马铃薯叶蝉有更高的抗性。
2. 研究的基本内容和问题
本研究利用重组自交系群体NJRISX进行叶面茸毛密度和长度的遗传与QTL定位分析,对控制大豆叶面茸毛密度和长度的基因进行定位,挖掘大豆中控制叶面茸毛密度与长度的基因,以期望能够为直接利用基因的育种方法提供原料。
3. 研究的方法与方案
研究方法与方案:测量重组自交系群体NJRISX的叶面茸毛密度和长度,从田间每个家系的3个植株上取样,取每株倒三叶,将复叶放于自封袋并用冰盒中带回实验室;从每个复叶的中间小叶主叶脉与侧叶脉中间靠近基部的位置打叶圆片,进行拍照;接着用软件MoticImagesPlus2.0ML读取茸毛密度与长度;最后进行数据分析和QTL定位。
可行性分析:
(1)关于大豆茸毛的研究,前人很多关于大豆茸毛的基础研究为本研究提供了非常好的思路与方法。
4. 研究创新点
借鉴前人的实验思路并加以改进,使实验流程变简单,效率变高。
5. 研究计划与进展
2015年7月至11月,对重组自交系群体NJRISX进行取样并拍照片。
2015年12月至2016年2月之前将大豆茸毛的数据读完并整理。
2016年3月之后,进行数据分析,QTL定位。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