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 养老保险金实行统账结合模式的背景
我国社会养老保险作为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几十年间大致经历了 3 个发展阶段:1949-1965 年为传统养老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发展阶段;1967-1976 年为养老保险体制的蜕变阶段;1977 年至今的恢复、发展、深化阶段。 1966 年以前的养老保险制度是典型的国家-单位保障制,其实质就是现收现付制,存在着板块分割、封闭运行、单位包办、全面保障、保障层次单一等不足之处。1986 年以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大力推行,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国家-单位保障制度已经不能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另外,由于国家-单位保障制本身固有的不足以及人们思想的转变,我国的养老保障进入了探索、改革、新发展与深化时期。1993 年 11 月,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本制度,确定了统筹基金现收现付、个人账户基金完全积累的制度模式,探索出了适合国情的养老保险制度,明确提出了建立多层次的养老保险体系。国务院于 1995 年 3 月发布了《关于深化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通知》,确定了建立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养老保险新模式[1]。 1997 年 7 月,国务院颁布《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从 3 个方面强调实行统一制度,即统一企业和个人缴费比例、统一个人账户规模和统一养老金计发办法。这个文件的颁布,标志着我国以统账结合模式为特征的养老保险制度的形成,具有历史性意义。2003 年 10 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加快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坚持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逐步做实个人账户,逐步实行省级统筹,条件具备时实行基本养老金的基础部分全国统筹,进一步奠定了社会统筹的基础。2005 年 12 月,《国务院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正式发布,明确提出要确保基本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要逐步做实个人账户,完善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本制度,以及加强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征缴和监管,完善多渠 2 养老保险金统账结合模式的内涵统账结合模式是为解决原有养老保险金制度缺乏稳定性和长期规划,难以应付经济波动,以及没有基金积累等问题而建立的,主要特点是:由企业和个人共同缴费,为每个人按其工资一定的百分比建立个人账户;其余部分为统筹基金,是所有参保人员的共同基金。达到规定条件后即可享受相应的待遇,这种制度可以形成一定的资金累积,同时不失灵活性,既避免了现收现付制缺乏长期考量而导致的负担过重问题,也避免了完全积累制初期资金需求量大的困难,同时既可以减轻老龄化的威胁,也考虑到了养老金代际之间的再分配,符合社会保社会保障的公平性。采用养老保险金统账结合模式,充分考虑了国家和个人的共同利益:一是实现了权利和义务相对应;二是实现了公平和效益相结合;三是实现了国家责任与个人的自我保障相结合;四是实现了历史和现实相结合,实现了新老制度的平稳过渡。社会统筹的功能是实施高低收入者之间的收入再分配,个人账户的功能是强制储蓄。这种模式具有以下优点:实行个人账户制,形成了激励机制,明确了个人责任,减轻了人口老化带来的养老保险给付的压力;同时,社会统筹部分作为调剂互助之用,避免了单纯实行个人账户制度缺乏的横向之间调剂互助的缺点。这种新制度既有传统的社会保险的互济性、分散风险和保障性强的特点,又强调了职工的自我保障意识,充分体现了公平与效率的结合。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由于人口老龄化、制度设计缺陷、管理不善等原因, 我国现行统帐结合的养老保险制度面临着基金缺口、 制度可持续性以及社会信任危机等风险, 本文通过对风险及其成因的分析, 提出防范上述风险的相应对策。
研究的基本内容和拟解决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1)了解中国养老保险统账结合模式和它存在的问题风险(2)中国养老保险统账结合模式产生风险的原因分析(3)根据中国养老保险统账结合模式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养老保险制度问题的对策。
根据研究的基本内容,可构建研究框架如下: 1 引言 2 养老保险金实行统账结合模式的背景 2.1 我国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历程 2.2 我国养老保险金实行统账结合模式的提出 3 我国养老保险统帐结合养老保险模式 3.1 统帐结合养老保险模式介绍 3.2 统帐结合养老保险模式存在的风险和问题 4 我国养老保险统帐结合养老保险模式风险存在的原因分析以及对策建议 4.1 统帐结合养老保险模式产生风险的原因分析 4.2 统帐结合养老保险模式防范风险的对策建议 5 结论与建议 5.1 本文的主要结论 5.2 针对我国养老保险模式的一些建议 6 本文的不足之处和未来的研究方向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我国统账结合养老保险模式在世界社会保障改革浪潮中是一种创新的模式。
不仅国内专家学者,还有世界社会保障领域的专家学者都非常关注这一创新模式在我国实践的情况。
该模式是否行之有效、是否具备可持续性,涉及到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更多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1、12.15--12.31 搜集和查阅国内外关于我国养老保险统帐结合养老保险模式研究的文献资料,据此撰写文献综述,并同时完成外文翻译;构建基本框架,撰写完成开题报告。
2、1.1--2.29 认真阅读学习相关文献资料,学习相关的研究方法,同时对我国现有的养老保险统帐结合养老保险模式进行分析研究,找出其问题,风险,并对风险出现的原因进行研究。
3、3.1--4.1 基于上述研究工作的完成,撰写论文正文,并完成初稿。
5. 参考文献
[1]郭树清.建立完全积累型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是最佳选抒.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2.第1期 [2]封进.中国养老保险体系改革的福利经济学分析.经济研究.2004.第2期 [3]孔泾源.隐性养老金债务及其偿还问题.中国社会保障体制改革.2001.518 [4]何平.中国养老保险基金测算报告.社会保障制度.2001.第3期.3-10 [5]郑功成. 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变迁与评估[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6]侯文若. 社会保险[M]. 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5. [3]黄凯周. 名义积累的统账结合养老保险模式研究--基于我国A城市养老保险统账结合模式分析. 北京交通大学. 2012. [7]张亚荣. 养老保险金统账结合模式的思考. 财务与金融. 2013(2):40-45. [8]宋洁琼.中国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缺陷与国外经验的启示[J].安徽农业科学.2006. [9]杨长富.浅议建立和完善我国社会养老保险制度[J].辽宁对外经贸学院.2008. [10]朱庆仙.我国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问题及对策[J].农业经济出版社.2006. [11]朱俊生.国外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及其启示[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0.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