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教育民生性财政支出非均衡性测度及评价开题报告

 2022-08-03 11:06:42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经济增长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同时民生问题也逐渐凸显。由于民生问题会影响经济社会的稳定、进步与发展,关乎人们共同的利益诉求,因此,该问题的处理显得至关重要。从历年《政府工作报告》及历次五年规划来看,其出发点与落脚点均为民生改善,十八届五中全会更是提出平衡性、包容性和可持续性“共享发展”的理念,将民生问题提升到全新的战略高度。备受政府和社会关注的民生问题之一便是地区间资源配置的非均衡性问题,而民生性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的均等化问题更是重中之重。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显然是缓解社会矛盾的有效手段,政府用于民生领域的财政支出是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财力支撑,具有“普惠性” “公平性” “和谐稳定性”等特征。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研究内容:江苏省有关教育方面的民生性财政支出的非均衡性问题

你解决的问题:非均衡性测度模型的建立

写作提纲:论文总共分为五部分(引言、文献综述、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测算结果及分析、研究结论与政策启示)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对于民生性财政支出,国外文献尚未有相关概念的直接表述,与其类似的有公共支出、社会福利等,这些概念与中国民生财政的内涵与外延有较大的关联性。德国著名经济学家阿道夫瓦格纳于 19世纪 80 年代对一些国家的公共支出进行整理和分析后发现,财政支出占 GDP 的比重会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而增加,即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教育、卫生、文化娱乐等方面的精神需求会越来越多,而作为公共产品和服务的供给者—— — 政府为了满足人们的需求,必然会加大对这些领域的投入,这就是“瓦格纳法则”(陈共,2004)。国外学者较少以“民生财政支出”的整体规模作为研究对象,其更倾向于对与民生有关的具体支出项目进行探讨。Barro 和 Sala-i-Martin(1992)考察了教育支出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发现其促进效应比较明显。Devarajan 等(1996)也得出类似的结论,即用于交通、国防、教育领域的财政支出有利于一国社会福利的增加和经济的增长。Cullison(1993)发现,教育支出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远大于物质资本支出的影响。

国内的相关研究成果比较丰富,民生财政正是基于中国经济社会的现实背景提出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本土化概念。随着民生问题关注度的提高及相关研究的增多,民生财政的内涵与外延不断得到拓展,其可归纳为四个层面:民生支出占主导地位(嵇明,2011;陈少晖和朱珍,2012)、人本财政(刘尚希,2008;李文庆等,2012)、民主财政(王威和马金华,2013)、公共财政(贾康等,2011)。学者们从社会保障(吕承超,2016)、公共医疗卫生(李强谊和钟水映,2016) 、政府教育支出(缪小林等,2013)、公共文化服务(杨林和许敬轩,2013)等不同的视角,对民生领域支出的均等化问题进行了探讨,其结果均表明,与民众切身利益相关的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在地区配置或城乡配置中仍存在较大的空间异质性。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暂定计划为按照引言、文献综述、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测算结果及分析、研究结论与政策启示的顺序着手写论文

5. 参考文献

[1] 辛冲冲,陈志勇.中国省域民生性财政支出非均衡性测度及评价[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2017(10):1-18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