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企业民主管理制度实效性研究开题报告

 2022-08-03 11:07:07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理论意义

在对不同所有制企业的民主管理制度探究过程中,我们可以对中国的企业民主管理制度有更深入和具体的认识。针对目前学界对企业民主管理概念众说纷纭的局面,通过本文可以对企业民主管理进行一个较为理论性的诠释,帮助人们准确把握概念实质,脱离“误区”。准确把握在我国特定的政治经济体制下,企业民主管理在企业治理和基层政治民主中的地位和作用,进而为今后企业民主管理的合理设置和发展提供切实的政策建议。由于我国企业民主管理的实证研究相对较为薄弱,对不同所有制企业的民主管理制度的讨论有助于深入思考其中的内在复杂性,使得企业民主管理的研究得以不断地细化和深入。

现实意义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研究内容

企业民主管理(Democratic Management of Enterprises)指在我国国有企业里,职工群众依照国家法律规定,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和领导者的工作进行审议、监督、检查的一种管理形式。企业民主管理的具体形式多种多样,职工代表大会制是我国企业民主管理的最基本形式。企业民主管理的内容主要有:①参加决策。让职工群众参加单位重大问题的决策,可体现职工群众的主人翁地位。②民主监督,参与选择行政领导人。其目的是在企业的经济民主、政治民主和生活民主等方面调动企业全体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其核心是充分保障职工在企业中的主人翁地位。企业民主管理是在企业贯彻群众路线的具体表现。

关键问题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在总结的基础上,李志和谢国洪(2007)提到部分国外学者如科顿(CottonJ.L)、莉安娜(Leana)、斯托尔(Stohl)等人认为员工参与既可以在宏观层面介入管理决策、制定、实施的行为过程中,也可以在微观层面成为员工在管理的主要领域和日常工作任务的合作方面的交流。

我国相关领域的学者在学习借鉴外国理论的同时也发现了员工参与的现实意义:如陈小平(2012)通过研究,分析员工参与、工作满意度、员工绩效之间的关系,证明了员工参与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性。据此他认为管理者必须在他们之间和他们的员工之间建立一种高参与型的组织文化。谢玉华、刘晓东和潘晓丽(2010)建议管理者要做好员工参与与薪酬管理中的交往公平、程序公平和结果公平的充分结合。周勇和肖田(2015)认为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深化与改革,民主管理、以人为本等管理理念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高度重视,而员工参与作为民主管理的核心内容更是学者们讨论的热点话题。

随着对民主管理的深入研究,众多学者认为民主管理制度在企业发展中不可或缺。詹婧、李晓曼和杨涛(2016)的研究发现,员工参与制度能够有效帮助企业在内部消解劳资纠纷。具体来说,职工代表大会制度的存在使得员工在企业外寻求劳资纠纷解决办法的概率降低51.6%;厂务公开制度也有助于员工选择内部渠道来解决劳资纠纷,使劳资纠纷在内部解决的概率上升32.3%。张成廉和齐燕庆(2002)认为在进一步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的过程中, 仍然需要公司职工的积极参与, 需要民主管理, 需要进一步完善职工代表大会制度。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写作提纲

1、阐述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中国企业民主管理制度的理论和法律依据。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苑茜,周冰,沈士仓. 现代劳动关系辞典[D].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0.655.

[2]刘敏. 中国特色企业民主管理制度建设研究[D].吉林大学,2019.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