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研究背景
1.人口老龄化问题加剧
近年来,人口老龄化不断加速度,老龄化已经成为全球性的问题。2019国家统计局颁布的《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至2018年底,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达2.5亿,占总人口的17.9%,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达1.7亿,占总人口的11.9%[1]。依照国际标准,一个国家或地区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7%,则意味着进入老龄化社会。由此可见,我国已经步入了老龄化社会。随着社会转型,“4 2 1”模式逐渐演变成主流家庭结构,老年人抚养比急剧上升,随之带来沉重的养老负担和各种养老问题。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时间银行”是上个世纪末从西方国家传入我国的,在本土化过程中还处于起步阶段,存在许多问题,公众对时间银行认识不足,国家缺乏政策的规范和引导,缺乏有效运营的人财物资源,记录与通兑方式和手段的技术制约,运营与风险防范机制尚未完善。如何优化时间银行养老模式的制度和政策,更好地满足人口老龄化的迫切需求,已经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本文的研究问题是:如何从共建共享理念的视角发展我国时间银行养老服务模式?其中包括:我国现行时间银行养老服务模式有哪些?南京市现行养老服务模式存在哪些问题与困境?基于共建共享理念应采取哪些措施来优化时间银行养老模式?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综述
1.关于时间银行的起源背景研究
关于时间银行的研究一般认为最早来源于日本的旭子水岛,后由美国学者埃德加#8226;卡恩教授于1980年正式提出[1]。卡恩认为,每个人的时间都是平等的,可以将时间视为一种有价货币。人们可以将自己为他人提供的服务时间储存起来,当自己有需要时可以提取出来换取别人等时长的服务。从本质上来讲,时间银行实际上是一种志愿服务,而这种志愿服务与传统意义上的志愿服务相比,主要区别在于服务的交换性及有偿性[2]。时间银行模式目前在美国、英国、日本等国家得到广泛实践与应用,被视作解决人口老龄化难题,实现互助养老的一种有效途径。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一) 研究思路与方法
1.研究思路
第一章 绪论
5. 参考文献
[1]国家统计局官方网站:http://data.stats.gov.cn/easyquery.htm
[2]郑红,李英,李勇.时间银行:社会养老代际交换模式[J].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19(06)
[3]梅萍,蒋兢,潘艳晓. 基于标准化视角的南京市“时间银行”互助养老模式研究[J].中国标准化,2019(07)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