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学生欺凌是指发生在学生之间,一方蓄意或者恶意通过肢体、语言及网络等手段实施欺压、侮辱,造成另一方人身伤害、财产损失或者精神损害的行为。现实中,我国校园欺凌的现象十分严峻。安徽13岁女生厕所内被两名女生掌掴64次后晕厥、初二男生被15名同学围殴后反击刺伤3人、河南濮阳中学生宿舍内被逼下跪等恶性校园欺凌事件不断出现,校园欺凌事件预防、治理等相关议题日益成为社会、学者和政府高度关注的焦点。面对校园欺凌,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曾作出重要批示:“校园应是最阳光、最安全的地方。校园暴力频发,不仅伤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也冲击社会道德底线。”2020年10月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将学生欺凌定义为“发生在学生之间,一方蓄意或者恶意通过肢体、语言及网络等手段实施欺压、侮辱,造成另一方人身伤害、财产损失或者精神损害的行为”。并明确规定了学校在学生欺凌及校园性侵的防控与处置机制,以有效预防中小学生欺凌行为发生。
校园欺凌行为会对儿童的身体、心理健康产生诸多不良影响。特别是对于流动儿童这一弱势群体来说,成长环境的特殊性常常使其面临多重困境。流动儿童在朋辈群体支持、社会融入、教育困境等方面遭遇的困难使得该群体产生欺凌行为的可能性显著高于非流动儿童。因此,聚焦流动儿童群体,加强对流动儿童校园欺凌现状和影响因素的研究,对于预防和治理校园欺凌而言意义重大。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研究内容:流动儿童校园欺凌的现状及影响因素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第一,流动儿童群体中是否存在着校园欺凌现象,流动儿童校园欺凌行为具有哪些特点?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校园欺凌的概念界定
我国对于校园欺凌的研究起步晚于西方国家。最早开始研究与界定校园欺凌问题的是挪威学者Olweus,他将欺凌(bullying)定义为:“一个人反复、经常受到一个或多个人的负面行为的影响。”这种负面影响是一种故意的冲突,通过肢体接触、语言或其他方式表现出来。这也是目前学术界所广泛认可并使用的关于欺凌概念的界定。Slee (1995)在此基础上增加了欺凌行为必须具备的几个特征:(1)欺凌行为的双方必须存在着身体、心理力量上的不平衡。(2)对受害者的欺凌行为必须是反复发生的(3)欺凌行为必须是故意地对被欺凌者造成伤害(4)欺凌者对被欺凌者的伤害是未经招惹而自发的(被欺凌者并没有有意引发欺凌)。因此,身体或心理力量相近的双方之间打闹或争吵不能够称之为欺凌。被故意激起的暴力行为也不能成为欺凌。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1、首先拟介绍校园欺凌的界定,以及相关理论研究。通过分析国内外对校园欺凌的不同研究,分析校园欺凌的表现形式、产生原因、特点及危害。
2、开展实证研究。了解中小学生校园欺凌的现状
3、通过数据分析,总结出中小学校园欺凌问题的特点,并提出可行的防治建议
5. 参考文献
[1]Bjorkqvist K. Sex differences in physical, verbal, and indirect aggression: A review of recent research. Sex Roles. 1994;30:177–188.
[2]Cui K,To S. Migrant status, social support, and bullying perpetration of children in mainland China[J]. Children and Youth Services Review, 2019, 107: 104534.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