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海门市南依长江,与上海隔海相望,素有江海门户之称。近年来,海门加速了南进的步伐,重点打造南部沿江风光带,充分利用沿江的资源来塑造城市形态新特色,自然风光和都市风貌交相辉映。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长江的宝贵资源优势,结合生态岸线做足滨江亲水文章,逐步实现由背向长江到面向长江发展的城市新格局。
(2)该地段属于沿江风光带的一个重要节点,位于南通职业大学海门校区和广州路的南侧,西临长沙路,北接长平路,对面为崇明岛,地块狭长,长度为150米,宽度为50米左右,基地中有一面积较大的水域和零星小沼泽地,地势比较平坦,无遗留建筑和需要保留的植物及特殊地貌。
(3)该地块的周边已经建成的建筑物有南通职业大学海门校区,江海商务大厦综合办公区,首开紫郡和证大国际城满庭芳高档居住区和证大国际城等商业区,设计中需结合长江的水资源,融入海门当地的历史文化内涵,在功能上要满足周边居民散步、休闲、娱乐以及外地游客游览观光的需求。
2. 课题关键问题和重难点
该地块处于海门市提出的跨江发展的重要节点上,也是海门市重点打造的沿江风光带的中心区域,地段位置优越,从功能上看,该地块周边有大学、厂区和高档居住区,从区位上,地块对面是上海的崇明岛,地块承担着展示海门新城市形象、塑造沿江新城市景观的重要角色。我们必须要收集大量的资料,在不缺乏历史足迹的前提下又有好的设计感。其次做好室外的植物规划。一个好的室外景观设计总是离不开好的植物配置,因为良好的室外环境主要哦依靠植物的造景功能。不同类型、不同颜色,甚至是不同高度的植物的相互合理的搭配都能营造出不同的景观氛围。最后还需要一些服务场所该有的设施,毕竟是旅游区。海门是大海之门,要求设计一处构筑物展示大海之门的主题,构筑物的体量、色彩、材质和工艺要求与整个环境相协调,能代表海门的长江文化,突出地方特色。根据旅游休闲的需求,设计一处体量相当的小卖部和旅游公厕,小卖部和旅游公厕的设计要以功能为主,兼顾形式美,造型设计与整个环境相匹配。根据周边居民的不同需求和整个风光带的空间连续性需求,设计不能的功能区,空间以开敞空间为主,根据不能的功能需求设计不能层次的园路,交通流线组织合理,与城市道路和防洪大堤做好衔接。
3. 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滨水地区是一个城市非常珍贵的资源,也是对城市发展富有挑战性的一个机会。它是人们逃离拥挤的、压力锅式的城市生活的机会,也是人们在城市生活中获得呼吸清新空气的疆界的机会。
学者余小虎曾在其书中说过:水是生命之源,江河的水涨水落哺育着城市的成长。作为城市滨水地域的景观空间,是城市物质空间和自然生态空间叠错、交流的结果。所谓智者乐水,仁者乐山,可见作为主要自然因素的山水",对于人们的现实生活和心理感受有着重要意义【1】。
城市滨水区不仅是联结城市陆地和水体的纽带,而且是协调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的中观环境;不仅包容了丰富的自然景观,而且蕴含着物质空间和人文形态。城市滨水空间的开发创造了城市空间的新秩序和现代城市所渴望的自然情趣,而且具有宽广的视野和鲜明的地区特色,因此,精心设计的城市滨水空间系统无疑将提高城市空间的识别性和亲切感。城市滨水景观是城市最具生命力的景观形态,是城市中理想的生态走廊,最高质量的城市绿线【2】。
4. 研究方案
(1)到项目所在地海门市南部沿江地块进行实地调研,对周边大学、厂房和居住区进行周边人文、居民和文化及旅游资源的调研。掌握一手的图片和文字资料,为设计积累素材。
(2)由于地块紧邻长江,视野开阔,可设置亲水平台和栈桥或者栈道用于欣赏长江的景观。亲水平台、栈桥或者栈道的设计可参考《城市绿地设计规范》。
(3)根据周边居民的不同需求和整个风光带的空间连续性需求,设计不能的功能区,空间以开敞空间为主,根据不能的功能需求设计不能层次的园路,交通流线组织合理,与城市道路和防洪大堤做好衔接。
5. 工作计划
1.工作目标
(1)到海门市项目基地进行实地调研,通过调查问卷和街头走访等形式对当地村民进行生活习惯和景观意向等方面进行调研,收集图片和文字资料,为设计打下基础。
(2)要求方案发挥创意,有独特的构思,做好整体设计,平面功能分区图1张。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