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研究背景:
雕塑是一门由来已久的立体造型艺术,它选用一定的材质,用“雕”和“塑一的手法,创造出具体可感的艺术形象。雕塑艺术以纹理、结构、造型等空间构成手段塑造出生动的艺术形象,它自身极具美学欣赏价值,具有唯美动人的视觉效果。
木雕是雕塑的一种,在我们国家常常被称为“民间工艺”。木材种类繁多,常用就有樟木、红本、柏木、杨木、松木、檀术等等。木材较为偏软而易雕刻加工而且质轻、强度高,有较佳的弹性和韧性、耐振动冲击,木纹美观。
2. 课题关键问题和重难点
研究内容:
雕塑的材质成为雕塑语言的文辞海洋,成为丰富雕塑语言的词汇大典,依据内容、题材择取最具表现力的材质,是深化着雕塑艺术感染力的通道。木头这种表面粗糙的材质,表达一种单纯、质朴的形式语言,给人以强烈的的原始美感,易唤起人们对人类最初的艺术形成的向往。
在整个创作中,使用木雕的工具,一类是翁管形的“凿箍型”,主要在雕刻开始使用较大力气的打粗坯阶段;还有一类是“钻条形”的修光刀,它灵巧、运用方便,大都用于细坯雕、修光等。两大类刀具依据基本形状,还可以分为圆凿、平凿、斜凿、翘头凿、蝴蝶凿、三角凿六类刀凿。各刀凿刃口宽度不等,因此全套工具计有五十多支,分别用于木雕加工过程的不同阶段。熟练的与工具“对话”,找到适合自己的创作方法,形成自己独特的手工创作风格。
雕塑主题是雕塑语言的中心思想,它不管人们的观赏意愿如何,是路经必见的必然存在。我创作的《独·行》是人的一生为线条,以时间的流逝为作品的每一个阶段。从孩童成长到青春期再到成家立业,一个人走的每一段路都是孤独印刻在血液的痕迹。木枪、陀螺、棒球帽、烟斗和背包,作为人生每个阶段的标志,所有过程手工制作,利用照片留下创作的瞬间,作为孤独的记录体验。材质与造型是构成雕塑的综合体,同时材质制约着造型,材质对造型起着决定性作用。木枪的刚毅、陀螺的圆润与棱角、烟斗的冷酷,用木头的温暖柔情和肌理来表现再合适不过。对木头的改造、加王、处理到达一个与表现主题相符的造型,同时对木头进行肌理上的处理,丰富雕塑语言,突出表现力。
3. 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研究方法:
1.调研:利用网络、书籍等形式搜集图品及作品资料,筛选出感兴趣的材料素材。
2.对比研究:通过对搜集的多种资料进行对比,挑选出更合适的素材。
4. 研究方案
1.【中】曹晖著:《视觉形式的美学研究》,人民出版社
2.【中】徐华铛著:《中国传统木雕》,人民美术出版社
3.【中】张国龙著:《当代·艺术·材料·空间》,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4.【美】拍特里克·弗兰克著:《视觉艺术原理》,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5. 工作计划
1、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第1周:毕业创作选题,召开全体同学进行开题动员及创作指导报告会,确定各方向指导教师,指导教师向学生下达创作任务书。
2、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第2周:进入创作素材收集、创作构思与草图阶段,学生完成开题报告并提交指导老师审批。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