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本选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六价铬(Cr(VI))是一种毒性极强、迁移性高的重金属污染物,对环境和人类健康构成严重威胁。
由于其致癌性、致突变性和致畸性,Cr(VI)污染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
传统的处理方法如化学沉淀法、离子交换法等存在处理成本高、易产生二次污染等缺点,因此,开发高效、经济、环保的Cr(VI)去除技术迫在眉睫。
2. 本选题国内外研究状况综述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在六价铬污染治理方面开展了大量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
1. 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学者在氮化碳材料制备及其吸附性能方面取得了一系列进展。
3. 本选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写作提纲
本研究将采用实验研究的方法,制备氮化碳材料,并对其进行表征和分析。
在此基础上,系统研究氮化碳材料对六价铬的吸附性能,并探讨其吸附机理。
1. 主要内容
4.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本研究将采用以下方法和步骤:1.材料制备:采用热聚合法制备氮化碳材料,并通过控制合成条件,如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前驱体种类等,调控材料的结构和形貌。
2.材料表征: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比表面积及孔径分析仪(BET)、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等对制备的氮化碳材料进行表征,分析其晶体结构、形貌特征、比表面积、孔径分布以及元素组成和价态等。
3.吸附实验:配制不同浓度的六价铬溶液,并调节溶液pH值。
5. 研究的创新点
1.采用简单、环保的热聚合法制备氮化碳材料,并通过调控合成条件,优化材料的结构和形貌,以期获得对六价铬具有更高吸附性能的氮化碳材料。
2.系统研究氮化碳材料对六价铬的吸附性能,考察不同因素(如吸附时间、温度、pH值、六价铬初始浓度等)对吸附效果的影响,并结合吸附等温线、动力学和热力学分析,深入了解氮化碳材料吸附六价铬的行为。
3.结合材料表征结果和吸附实验数据,深入探讨氮化碳材料吸附六价铬的机理,为开发高效、经济、环保的六价铬吸附材料提供理论依据。
6. 计划与进度安排
第一阶段 (2024.12~2024.1)确认选题,了解毕业论文的相关步骤。
第二阶段(2024.1~2024.2)查询阅读相关文献,列出提纲
第三阶段(2024.2~2024.3)查询资料,学习相关论文
7. 参考文献(20个中文5个英文)
[1] 郑怀礼,王传义,徐立,等. 多孔氮化碳吸附-光催化协同去除水中Cr(Ⅵ)的研究[J]. 环境化学,2018,37(9):1967-1976.
[2] 张晓敏,张香平,李晓东,等. 介孔氮化碳的制备及其对Cr(Ⅵ)的吸附性能[J]. 无机材料学报,2019,34(2):197-204.
[3] 李明,李红,张志鹏,等. 氮化碳纳米材料去除水中污染物的研究进展[J]. 化学进展,2020,32(1):1-13.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