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新成语”的语言学阐释开题报告

 2024-06-29 22:46:55

1. 本选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网络社交媒体的普及,网络语言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成为人们日常交流的重要媒介。

在网络语言的蓬勃发展过程中,一种被称为“网络新成语”的语言现象应运而生,并迅速在网络空间流行开来。

网络“新成语”以其简洁、生动、幽默的表达方式,反映了社会现实、表达了网民情感、构建了网络文化,成为语言演变和社会变迁相互作用的生动体现。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本选题国内外研究状况综述

近年来,网络语言研究逐渐成为语言学领域的热点,国内外学者从不同角度对网络语言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但针对网络“新成语”这一特定现象的研究相对较少,特别是在语言学阐释方面仍有待进一步深入。


国内学者对网络语言的研究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网络语言的特点、功能、社会影响等方面,如祝华新《网络语言的博客传播》、王寅《网络语言的社会语用功能研究》等。

部分学者也关注到网络成语的出现,如黄波《论网络成语》、李晓琪《网络新成语的构成及社会语用功能研究》等,但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网络成语的定义、分类、构成等方面,对其语言学特征、社会功能、规范性等方面的研究还不够深入。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本选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写作提纲

本研究将从语言学的角度出发,对网络“新成语”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网络“新成语”的界定:明确网络“新成语”的概念、特征以及与传统成语的区别,为后续研究奠定基础。

2.网络“新成语”的形成机制:分析网络“新成语”产生的社会文化背景、网络语言传播特点以及心理认知机制,探究其形成的内在动因。

3.网络“新成语”的语言特征:从词汇、语法、语义等层面分析网络“新成语”的构成特点、结构规律以及语义演变,揭示其独特的语言魅力。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本研究将采用文献研究法、语料库分析法、案例分析法等多种方法,对网络“新成语”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


1.文献研究法: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了解网络语言、网络成语、语言学等方面的研究现状,为本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和参考依据。

2.语料库分析法:利用网络爬虫技术,构建网络“新成语”语料库,并借助语料库分析软件,对语料进行词频统计、搭配分析、语义网络构建等分析,揭示网络“新成语”的语言特征和演变规律。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研究的创新点

本研究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研究视角新颖:本研究将语言学理论与网络语言实践相结合,从语言学的角度对网络“新成语”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为网络语言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

2.研究方法多样:本研究将采用文献研究法、语料库分析法、案例分析法等多种方法,对网络“新成语”进行多维度、多层次的分析,增强研究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3.研究内容丰富:本研究不仅关注网络“新成语”的语言特征,还关注其形成机制、社会功能、规范性以及发展趋势,力求全面、系统地揭示网络“新成语”的语言价值和社会文化意义。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6. 计划与进度安排

第一阶段 (2024.12~2024.1)确认选题,了解毕业论文的相关步骤。

第二阶段(2024.1~2024.2)查询阅读相关文献,列出提纲

第三阶段(2024.2~2024.3)查询资料,学习相关论文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7. 参考文献(20个中文5个英文)

1. 侯敏. 网络用语的生成机制和社会功能[J]. 语文建设, 2020(3):45-50.

2. 汪维辉. 网络新词语的生成理据和社会价值[J].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1,49(5):65-72.

3. 李宇明. 当代网络语言的演变趋势及社会影响[J]. 中国社会科学, 2019(6):4-20.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